雨中去湖上十五里作

下田岁不登,所利惟稻秫。

居人悉地力,种十居六七。

西成傲百谷,暵乾遑不恤。

莎草秋狼籍,牛豕各纷出。

牧人随牧踪,夜不问庐室。

中杂鸥凫乱,唱和自俦匹。

我行水田中,田水溅我膝。

回观所历空,顿使城郭失。

远树界周遭,望尽天水毕。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因歉收而带来的景象。诗人徐夜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现了农民们在稻秫歉收时的艰辛生活。他们辛勤耕作,但收成寥寥,以至于“种十居六七”,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丰收的稻谷(西成)未能满足需求,田间莎草丛生,牲畜四处游荡,连夜晚的安宁也被打破,只有鸥凫相伴,叫声此起彼伏。

诗人自己行走于水田之中,感受到田水的清凉,回头望去,村庄和城郭都显得遥远模糊,只剩远处的树木和天水相接的广阔画面。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言了农民生活的困苦和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

收录诗词(14)

徐夜(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季夏西山

结屋此山间,柿阴浓昼暑。

云从岩际来,向我窗中伫。

北上最高峰,下瞰临何许。

爱彼南涧松,去濯清泠渚。

时来石上坐,月下闻樵语。

风雨涧香过,石田响禾黍。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月下望南山一带

南山高几许,生此明月前。

山南何所有,终古遂悠然。

远村人家少,日中绝人烟。

出村向山路,幽溪屡延缘。

石林当夜朴,泉壑及冬坚。

人声下岭陂,一一闻前川。

欲问竟何说,冥对以忘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雪后西山即目

抱暖驱坚径,声连千里白。

鍊水缚地骨,寒落石林瘠。

晴眶归众曜,远明表微僻。

冻涨冰叶散,风洲霰纹积。

劲草创坚立,溪翎登岸踯。

陆壑坦殊貌,群峰态转益。

陡巘未云青,潜澌结夐石。

淞流解屡合,风日争向夕。

当险值归樵,耸肩避尘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西溪采幽流瞩引兴

西溪流水处,日夜声中生。

岩阿发奇唱,浑沦相与清。

穿林逼渐响,殊音归一鸣。

磊砢势难夷,稍此非人撄。

沿林各开境,接异新常晴。

奇路幻庸迹,回看来径并。

蓼花媚孤屿,憩流归清平。

开心纳层澜,浮影逐虚晶。

游黑过水起,流光升壁行。

奔汇入别涧,倒溜飞高明。

长歌击林木,境尽白云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