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爻虚实相为用,二位高卑各有宜。
顺抚说随心不爽,风漂罗刹有还时。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孚舟亭新成赋十绝》(其四)。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六爻虚实相为用”一句,取自易学之道,讲述了变化发展的规律。在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接着,“二位高卑各有宜”则进一步阐释了这种哲理,说明了在不同的位置、状态下,都有适合它的道理。这里的“二位”指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或者说是不同的层次,而“高卑”则象征着尊贵与低微的对比。
“顺抚说随心不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态度。在这里,“顺抚”意味着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说随心”则是指言语和行为都能够符合内心的真实想法,不矫揉造作。这一句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然、真挚的人生态度。
最后,“风漂罗刹有还时”这句话,则描绘了一种景象,通过“风漂罗刹”来比喻事物的无常和变化,而“有还时”则给人以希望,暗示着即便是在飘摇不定的世界里,也总有一线转机之望。
整首诗通过易学思想和对自然顺应态度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生命流转以及个人立场选择的一种深刻认识。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欲作空门补处人,如何头上裹头巾。
曹溪一夜传衣钵,元是当年行者身。
绝喜他乡见似人,颇如画手善传神。
忽思今昔无穷事,十五回经癸丑春。
渭川千亩入毫端,子美临风野色寒。
不是画师即诗客,可能收拾与人看。
心空节劲翠筠浓,冷笑凡花诲冶容。
可是人间秋水碧,东方七宿应苍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