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归来图诗次刘静修先生韵

典午昔年逢革除,濛濛八表沈康衢。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辞足化骚为奴。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此诗《陶公归来图诗》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其归隐田园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首句“典午昔年逢革除”,以“典午”暗指东晋,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即在东晋时期,社会动荡,变革频繁。接着“濛濛八表沈康衢”描绘了一幅广阔而混沌的景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不安。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句,直接引入了陶渊明的形象,他手持锄头,归隐田园,象征着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一辞足化骚为奴”则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从文人骚客转变为普通农夫的转变,但这种转变并非贬低,而是对自由和真实生活的追求。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陶渊明的理想与追求,他希望与古代英雄元凯并肩,即使在动荡的世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通过引用桃花源的故事,强调了陶渊明作品中的理想世界,即远离尘嚣、充满和谐与安宁的桃源之地。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最后三句,以容城的美玉比喻陶渊明的才华,但他却不愿出售,象征着他对名利的淡泊。同时,通过“哀哉赤狐还黑乌”的感叹,表达了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一种惋惜之情,认为他的才华不应被埋没,而应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武林陆丽京

昨识陆子面,今同陆子游。

落花一片飞岩幽,青壁矗起撩双眸。

飘然长袖凌飞楼,风急天高如凛秋。

前望五湖后钜海,元气欲与胸中流。

君不见山中旧有巫咸墓,突兀至今应有故。

又不见山中旧有言公祠,弦歌寂寞令人思。

嗟今世路纷如此,卧石饮泉翻可耻。

古人似此山中云,去到人间即为雨。

而我刺促胡为尔,书剑无成困泥滓。

穷庐悲啸但闻鸡,故里浮沈空牧豕。

以兹来往深山里,凤歌欲觅桃花水。

却忆西湖上,曾蹑南屏巅。

湖山秀色染肌骨,绿萝蒙幕生紫烟。

东望钱塘一水不可以径渡,中有巨鱼奋鬣摩苍天。

山川雄杰人磊砢,陆子坐秉文章权。

一门国士互唇齿,天下俊杰争差肩。

风尘泱漭隔君面,爱而不见心茫然。

即今羁旅欢相索,大笑高歌露龈腭。

百轴新文未入秦,满堂倾盖如游雒。

看君画地成江湖,立谈真作九边图。

看君抵掌论文物,众星在天明者月。

乃知君负英霸才,钓鱼荷畚暂徘徊。

嵩华拔地差足拟,罗立小山何有哉。

携我琴,为君抚。拔君剑,为我舞。

酒酣耳热山影摇,共作歌辞歌猛虎。

形式: 古风

京口道中

微风山磬落,小艇与烟平。

棹发鱼龙气,人随日月行。

四维形胜辨,一苇古今争。

击楫知何向,洪涛薄暮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旅夜风灯灭,疏萤亦有情。

对飞开更阖,独坐晦还明。

书卷如憎少,房栊只益清。

井阑相似处,归梦最能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朱鱼

为与凡鱼异,翻令尺水藏。

数头成伴侣,半豹具文章。

远害身长活,娱人趣暗伤。

好投空阔去,尔我本相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