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过秋山访隐居,三年怅望信音疏。
共知邻境征徭密,不念斯文老病馀。
易箦恨迟千里驾,成家须护一楼书。
门人蓝涧修文早,不及哀歌共挽车。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悼念好友蒋鹤田的挽诗第二首。诗人回忆起过去秋天探访蒋鹤田隐居的日子,感叹三年来音讯稀疏,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深深怀念。他提及邻近地区征役频繁,而蒋鹤田在疾病缠身的晚年仍不忘学问,遗憾未能及时赶去探望。他还提到蒋鹤田对于书籍的珍视,希望家人能妥善保存他的藏书。最后,诗人感慨自己修文之日已早,却未能与蒋鹤田共享哀歌,一同驾车出行。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人的惋惜和敬仰之情。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皓首论交二十年,西风吹泪一潸然。
鹿皮尚想山中隐,鹤骨元知海上仙。
宾榻动随长有酒,药囊好施不留钱。
门人应窆空衣在,何处青山是墓田。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
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
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不必论清白,犹怀度暗香。
无人知此意,月色正昏黄。
晚节黄金尽,霜枝淡墨新。
东篱日昏黑,不见白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