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
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
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这首元末明初蓝仁的《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描绘了一幅冬日西山雪景图。首句“西山白雪一丈深”,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雪之深厚,展现了冬季的严寒与寂静。次句“北风吹倒长松林”,进一步渲染了风力之大,连坚韧的松树也难以抵挡,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第三句“千崖无人虎豹死”,通过虎豹的死亡,寓言式的表达了山中荒凉与危险,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西山道人的关切和担忧。第四句“中夜有客乌鸢吟”,在深夜里乌鸢的哀鸣,增添了孤寂凄冷的气氛,似乎在传递着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第五、六句“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诗人身处高楼,对远方的西山道人思念深切,但因距离遥远,如同被弱水阻隔,寻找不易,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无奈。最后一句“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诗人自比为黄鹤,渴望能飞越山水,与道人同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上,寄托了对超脱尘世、与友人共度清修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不必论清白,犹怀度暗香。
无人知此意,月色正昏黄。
晚节黄金尽,霜枝淡墨新。
东篱日昏黑,不见白衣人。
秋色映琅玕,青青共岁寒。
过庭山月白,留影易栖鸾。
双雀睡方浓,桃花笑暖风。
休惊春梦断,长在綵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