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山歌送陈子学

五星堕地为五岳,金虎西南动芒角。

践华为城类削成,云是巨灵之手斲。

三条鼎立当中央,直与鸿濛奠清浊。

太一终南培塿开,洪河清渭绕行杯。

日华先照莲花上,云气常从仙掌来。

高穿箭括通天路,俯瞰明星玉女台。

冷然风驭不可驻,降望大壑令心哀。

绣衣柱史岩廊才,入关玉节凌崔嵬。

摇山撼岳下阊阖,青冥白日驱风雷。

奔轶绝尘亘万里,骢马蹀躞无虺隤。

君家老仙旧隐处,丹炉石榻荒苍苔。

登临不问烟霞侣,但借神池一勺洗尽区中埃。

千仞峰端秋隼健,题书好寄西风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太华山歌送陈子学》,以描绘太华山(即华山)的壮丽景象和神秘气质,寄寓对友人陈子学的勉励与祝福。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太华山比作五岳之一,星辰坠落化为山岳,巨灵之手塑造其形,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山中的太一终南山、洪河清渭等景观,更显其宏大与神圣。

诗中提到的日华、莲花、仙掌等意象,增添了神秘与超凡的色彩,而“高穿箭括通天路”则描绘了山势险峻,直通天际。诗人通过“绣衣柱史岩廊才”赞美陈子学的才华,期待他如骏马般驰骋,不受尘世束缚。最后,诗人以登高洗尘、题书寄情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华山为载体,融山水描绘与赠别之情于一体,展现了杨慎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诗风。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河桥篇寄用贞懋昭

浑河流水桑乾潮,何年伐石架长桥。

玄鼍窟近填乌鹊,沧海波平上赤霄。

寻源知近远,浩浩鸿流满。

平连太液池,迥接昆明苑。

帝里神皋紫气中,天江析木银淇通。

涧瀍卜洛应相并,灞浐朝宗讵可同。

星传云槎下城阙,电逝飙驰交冀越。

桥外车音响若雷,桥畔阑干明似月。

可怜杨柳袅晴烟,才见藏鸦又噪蝉。

东西沟水分岐路,南北烟霜感岁年。

沉璜使者辞芳甸,联壁才人遥出饯。

别浦清沙漾縠纹,回溆秋涛收组练。

飞盖临风缓去旌,青门落日彩霞生。

悬知濯锦江边梦,转见卢沟河上情。

形式: 古风

江上闻筝曲

清江明月悬,光彩映漪涟。

灯影近临水,筝声遥出船。

明月华灯两相照,筝语弦声何要妙。

轻璘缛彩艳阳歌,掩抑摧藏苦寒调。

不见新妆出镜台,想应纤手拂香埃。

若非汝南刘碧玉,定是秦中薛夜来。

二八蛾眉竞丰茜,十三雁足传情遍。

温侯帐底气若虹,谢傅筵前泪如霰。

旧宠新期容易乖,高张疏节迥难谐。

金杯漫自传芳酒,罗袖空劳挂玉钗。

曲终如鼓湘灵瑟,断肠似和胡笳拍。

淩云未遇掞天才,幽吟一夜东方白。

形式: 古风

和章水部沙坪茶歌

玉垒之关宝唐山,丹危翠险不可攀。

上有沙坪寸金地,瑞草之魁生其间。

芳芽春茁金鸦觜,紫笋时抽锦豹斑。

相如凡将名最的,谱之重见毛文锡。

洛下卢仝未得尝,吴中陆羽何曾觅。

逸味盛誇张景阳,白兔楼前锦里傍。

贮之玉碗蔷薇水,拟以帝台甘露浆。

聚龙云,分麝月,苏兰薪桂清芬发。

参隅迢递渺天涯,玉食何由献金阙。

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独品茶兼品士。

西南侧陋阻明扬,官府神仙多蔽美。

君不闻夜光明月,投人按剑嗔。

又不闻拥肿蟠木,先容为上珍。

形式: 古风

青城纪游赠刘珥江

爱山人少说山多,名山之约恒蹉跎。

羡君胸次有丘壑,偕余步屣寻松萝。

晨发浣花道,夕憩郫筒阿。

子云阁上蠹简散,杜宇城头乌尾讹。

鸿蒙岧嵉临天谷,崖阜?嵲瞰惊波。

离堆㑂佛蟠赑屃,都堰蜿蜒压蛟鼍。

翩如楚矶驾黄鹤,驶如蜀栈骑青螺。

昌蕧扶掖赤藤杖,谢公屐齿青苔窠。

王乔双舄能济胜,郑虔檐花同经过。

伏龙仙观模断碣,疏江新亭听俚歌。

下濑千筏风外鹢,遥岑一点烟中螺。

漏天夜雨丹枕警,朝云解駮红镜磨。

玉壶携春恣谈笑,银鞍傍险仍婆娑。

明月津亭又分袂,暌景后命江阳舸。

聊书短韵邀君和,青城回首青嵯峨。

浮生聚散飞鸿似,四者难并将柰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