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六)

虚意谢诚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

红娘来请:“万福先生。

”“请”字儿未出声,“去”字儿连忙应。

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酸溜溜螫得牙疼。

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

形式:

鉴赏

这首元曲《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六)》是关汉卿所作,描绘了一幕轻松又微妙的场景。开头两句“虚意谢诚东阁玳筵开,不强如西厢和月等”,暗示了主人公对豪华宴席的淡淡兴趣,认为它不如与心上人月下相会更为深情。接下来的“红娘来请”四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紧张与期待,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请"字还未出口,他已经迫不及待地答应,甚至为了表达心情,连"去"字都急忙回应,形象生动。

“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一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他努力保持礼貌但内心急切的样子,"酸溜溜螫得牙疼"则进一步刻画出他的微妙情感,既有期待的甜蜜,又有紧张的苦涩。最后两句“茶饭未成,陈仓老米,满瓮蔓菁”,看似闲笔,实则暗含主人公心不在焉,连日常饮食都变得索然无味,反映出他对即将到来的约会的深深专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公在追求爱情时的微妙心理,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七)

母亲变卦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祸?

你则合有恩便报,倒教我拜做哥哥。

母亲你忒虑过,怕我陪钱货,眼睁睁把比目鱼分破。

知他是命福如何?

我这里软摊做一垛,咫尺间如同间阔,其实都伸不起我这肩窝。

形式: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八)

隔墙听琴月明中,琴三弄,闲愁万种,自诉情衷。

要知音耳朵,听得他芳心动。

司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结丝桐。

又不是《黄鹤醉翁》,又不是《泣麟悲凤》,又不是《清夜闻钟》。

形式: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九)

开书染病寄简帖又无成,相思病今番甚。

只为你倚门待月,侧耳听琴,便有那扁鹊来,委实难医恁。

止把酸醋当归浸,这方儿到处难寻。

要知是知母未寝,红娘心沁,使君子难禁。

形式:

【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其十)

莺花配偶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新婚燕尔,苦尽甘来。

也不索将琴操弹,也不索西厢和月待,尽老今生同欢爱,恰便似刘阮天台。

只恐怕母亲做猜,侍妾假乖,小姐难挨。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