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明远画竹图

苏郎画竹如写帖,珊瑚为枝篆籀叶。

寒梢不及三尺长,远势直与青冥接。

青冥不辨西与东,云光竹色俱空濛。

飞廉排山振鸑鷟,霹雳迸火惊蛟龙。

奇搜不独竹色老,此旁有石仍更好。

想其落笔当酒酣,人间屏幛愁绝倒。

近时吴兴赵子昂,最能写竹穷青苍。

苏郎晚出继芳躅,湖海二妙相辉光。

十年不到潇湘浦,环佩空怀玉箫女。

相期共泛书画船,浓墨凄迷扫烟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名为《题苏明远画竹图》。孙蕡通过对苏明远画竹作品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在画中的独特魅力和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中首先赞扬了苏明远画竹如同书写帖文,以珊瑚作为枝干,篆籀之法描绘叶子,展现出竹子的生动形象。接着描述竹子虽短至三尺,却能与青天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云雾缭绕,竹色空濛,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风雷交加,山峦震动,蛟龙惊骇,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气势。

诗人还提到,苏明远不仅在竹色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其画中的石头也同样精彩,两者相得益彰。想象画家在酒醉之时挥毫泼墨,使得人间的屏风和幛幔都为之倾倒。这不仅赞美了苏明远的技艺,也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灵感瞬间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到了近世的吴兴赵子昂,以其擅长描绘竹子的青苍之色而著称。苏明远晚辈继起,与赵子昂并肩,共同照亮了艺术的光辉。尽管十年未至潇湘浦,但诗人的心中依然怀念着那里的玉箫女子,期待与他们共乘书画之舟,用浓墨描绘出烟雨朦胧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苏明远画竹图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772)

孙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肇初墨菊图

苏郎墨菊真有香,老墨落纸生秋霜。

宛然著我三径底,日与野老同徜徉。

生平爱画仍爱菊,令人见此二美足。

犹疑已是重阳过,寒花疏叶心簇簇。

忆昨苏郎画菊时,君家数本方离披。

谁云清致不兼得,更对浊酒开东篱。

明朝酒醒宾客去,君独沉吟空绕树。

绕树还看墨菊图,君家此乐陶家无。

形式: 古风

题袁清溪所藏雪夜泛舟图

钱颙画山工画雪,山下寒江更奇绝。

万壑千林鸟倦飞,苍松古柏冻欲折。

清人何日纵冶游,银涛渺渺着孤舟。

黄罂碧杓置篷底,定是山阴王子猷。

故人高居剡溪曲,窄窄柴门锁黄竹。

遥怜孤鹤怨空山,尘榻无人伴幽独。

披蓑童头缩猬毛,龙鳞冰片难容篙。

凌竞历览有何好,博得老眼如馋猫。

冲寒乘兴莫匆促,回船拢岸也不俗。

故人开轩扫茅屋。

品字床头抗酒壶,留连坐到东方旭。

形式: 古风

题廉徵士梦雪舟

廉生心性如野鸥,前生恐是王子猷。

城居一载困炎热,夜梦泛雪乘扁舟。

扁舟一叶凌寒水,更著壶觞箬篷底。

鼓枻疑过柳港边,乘潮似出沙洲嘴。

月华雪色冰玉同,粼粼万顷涵晴空。

虚明上接元气白,皓彩直与银河通。

故人山阴无茅屋,何处重寻剡溪曲。

惟应赤壁鸣皋仙,夜半横江慰幽独。

形式: 古风

题陈隐君菊庄卷后

隐君种豆南山陲,清晨荷锄薄暮归。

馀閒更学树丛菊,茅屋前头花作围。

此花不比桃与李,万木凋零方吐蕊。

耀日黄金浅浅红,凌霜白玉深深紫。

孤芳似与九九期,落英不落长满枝。

嫣然羞作儿女艳,高洁独抱幽人姿。

此时隐君徐步屧,晨光熹微风猎猎。

晚圃寒花语断虫,东篱冷露留残蝶。

洛阳金谷盛繁华,江渚芙蓉照馆娃。

歌台舞榭岂不好,淡烟芳草令人嗟。

岁华将暮衡门里,寄傲羲皇时隐几。

见月开笼放白鹇,穿林采药寻黄绮。

平生嗜酒仍嗜书,诗比渊明差未如。

还开三径望俦侣,亦有五柳临庭除。

素琴抚弦惟袖手,葛巾且漉柴桑酒。

莫劳更赋归去来,惹得声名满人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