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

乱后人烟到处稀,马寻归路駃如飞。

谁怜膝上狂文度,却作辽东老令威。

闾里旧游浑似梦,交亲相对漫疑非。

形容变尽君休问,大胜游魂不得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还乡》由金末元初的诗人王寂所作,描绘了战乱之后返乡途中所见所感的凄凉与复杂心情。

首句“乱后人烟到处稀”,开篇即点明背景——战乱过后,四处荒凉,人烟稀少,一片萧瑟景象。接着,“马寻归路駃如飞”一句,通过马匹急驰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急于返回故乡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归途的艰难与匆忙。

“谁怜膝上狂文度,却作辽东老令威”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和儿时玩伴的怀念之情。“狂文度”和“老令威”分别指三国时期的文度和辽东的令威,这里借以表达对童年时光和纯真友谊的追忆。然而,诗人却只能独自踏上归途,无人能理解或陪伴,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闾里旧游浑似梦,交亲相对漫疑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往昔的邻里旧游比作梦境,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现实与记忆之间的距离。面对熟悉的面孔,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与不确定,反映出归乡后的迷茫与失落。

最后,“形容变尽君休问,大胜游魂不得归”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岁月无情,容颜已改,即使想询问亲友变化,也已无从谈起。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感慨,更是对生命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反思。同时,诗人以“大胜游魂不得归”自喻,表达了即使魂魄也无法回归的悲哀,强调了失去与遗憾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战乱后返乡者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无奈接受。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蔺相如庙

应怜赵弱不能国,天赞此老裨时君。

按剑不屈秦天子,回车岂畏廉将军。

区区太子徒见慕,奄奄诸辈复何云。

名重泰山成底事,一科蓬底觅孤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中秋待月

耸肩危坐觉寒侵,云罅玲珑看涌金。

所恨轻违经岁久,莫辞姑待到更深。

据床老子非无兴,造物小儿真有心。

凭仗何人讼风伯,为侬西北倦层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登郡城有感

禹别九州此其一,下临淮汝上虚危。

挂壶树老孙枝长,悬瓠城荒女口卑。

败址颓垣驯虎庙,冷烟寒雨化龙陂。

客怀感慨知多少,倚彻栏干欲下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渡辽舟中小酌

佳会清欢取次成,逸群高论极峥嵘。

掀髯已判玉山倒,蘸甲不辞金碗倾。

落日衬云鱼尾赤,斜风捲水縠纹生。

豫愁江上分飞后,千里关河月共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