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五)

欢爱千两金,侬爱一寸烛。

但邀今夜怜,那知明夜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描绘了爱情中的欢愉与变故。首句“欢爱千两金”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爱情的欢愉比作价值千两的黄金,极言其珍贵与美好。然而紧接着的“侬爱一寸烛”,则将个人的情感投入比作一寸长的蜡烛,虽短小却能照亮内心,形象地表达了个体在爱情中的深情与执着。

“但邀今夜怜”,表达了对当下幸福时光的珍惜与期待,希望能在今夜得到对方的怜爱与陪伴。然而,“那知明夜哭?”则预示着这份欢愉可能转瞬即逝,暗示了爱情中难以预测的变故和悲伤。这种从欢愉到忧虑的心理转折,深刻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在面对情感时的脆弱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爱情中既有甜蜜与渴望,也有不安与恐惧的复杂情感状态,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拟晋人欢闻变歌六章(其六)

结带复挽臂,作意谁信真?

欢来总当去,不是侬边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杂诗三章(其一)

入门思远游,出门思故乡。

饱煖难坐谋,出入安能常?

大河入平野,河上千垂杨。

旧枝折将尽,新枝今未长。

夜气就凉肃,况复多露霜。

胡为千里客,中道犹旁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三章(其二)

皎皎天汉间,历历斗与牛。

云归岂无山,因风尚夷犹。

剪烛坐深夕,远思驰难收。

不知芦荻多,但闻风飕飕。

萧然顾吾鬓,奈此江湖秋。

我慕东陵子,读书老樊邱。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诗三章(其三)

白石可砺齿,白水可鉴心。

顾我尘箧中,惜无绿绮琴。

纵有绿绮琴,谁解琴中音?

抱石在寸心,与水同浮沈。

抱石谁知坚,量水谁知深?

子期不复樵,山木空阴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