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温温玉立绿阴中,不犯芳菲逐万红。
折尽长淮多暇日,簪联四座足春风。
应如庆历梅花瑞,况有昌黎属句工。
问得君王乞身去,移根栽傍曲栏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温婉如玉的芍药花,静静地矗立在绿荫之中,不同于其他争艳的花朵,它独自保持着清雅,不随万花之红而追逐繁华。诗中的主人公似乎拥有闲暇时光,常常在淮水边欣赏这株芍药,与朋友们围坐一堂,仿佛春风拂面,气氛温馨。诗人将此花比作庆历年间吉祥的梅花,又称赞其诗句工巧,如同韩愈般的才情。
最后,诗人以询问的口吻表达,既然这芍药如此受人喜爱,能否请求将其移植到曲栏东边,以便随时欣赏。整首诗通过对芍药的赞美和拟人化,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不详
又是扬州芍药时,花应笑我赋归迟。
满堂留得春如画,对酒何妨鬓似丝。
玉立黄尘那可到,锦围红蜡最相宜。
买山若就当移种,此际谁能杖履随。
紫翅青金翅,木翅与油单。
黑色全如墨,梅花两瓣攒。
松阔偕长短,蓑衣得更难。
遮身不见节,薄绉另相看。
一年一番听,无事亦低眉。
催得人归去,由来自不知。
春山穿翠霭,月树滴燕脂。
遗恨因亡国,流传似可疑。
穷年枯坐似禅林,为喜祥霙写我心。
归去来兮怀靖节,不能者止愧周任。
西园佳话从知旧,东国诸贤复见今。
满斛明珠逾美瑞,定应摹刻遍碑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