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尸林

长携一笠逐枯藤,浮月匡云许共登。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

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经历。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首句“长携一笠逐枯藤”,形象地展现了僧人随性而行的生活状态,一顶斗笠伴随他穿越荒野,象征着简朴与自由。接着“浮月匡云许共登”一句,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仿佛月光与云彩都是他的旅伴,共同见证他的旅程。

“既向石头悲断梗,又从海岸觅残灯”两句,通过对比石头与断梗、海岸与残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断梗比喻人生的挫折与困境,残灯则象征着希望的微弱与不易寻觅。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几人患难知余病,万里弓刀羡汝能”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与羡慕。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疾病,而他却羡慕那些能够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人。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最后,“最惜宝山亲到后,仍将空手伴寒冰”两句,以宝山比喻珍贵的机会或理想,寒冰则象征现实的严酷。诗人感叹即使亲自到达了梦想的彼岸,最终也只能两手空空,只能与寒冷的现实相伴。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世间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释函可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祥光

不向枯株学坐禅,生涯只在钁头边。

豆花香处云偏湿,瓜叶蛮时月更鲜。

叉路泥深休纵步,短窗风静好安眠。

何须更话西来事,雀上高枝噪暮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邢孟贞

未曾言病只言贫,书到秋残泪已频。

大窖尚留怀我句,中原又丧老诗人。

颜分主簿吟边瘦,道在襄阳阨处真。

有子最怜遗卷在,鬼神长护石湖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乙未生日四首(其一)

清晓拈将一瓣香,低头欲祝意茫茫。

闽天片笠风涛恶,岭海丰碑草木荒。

出世既违千劫愿,生人空断九回肠。

却惭岁岁当兹日,犹把馀骸抵冷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未生日四首(其二)

黄云稠叠日沉沉,剩水残山一点心。

编简零灰留种在,门墙片瓦感恩深。

梅花夜夜飘荒戍,雁羽年年向旧岑。

每到余生寒不尽,几回搔首一孤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