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人

南望千峰月,知君弹夜琴。

今人薄古道,何者是知音。

至感入魂梦,他乡亦枕衾。

无端庭树上,栖宿又双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望月怀人》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南望千峰月”,以南向远眺的姿态,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夜晚场景中,千峰之上悬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下来,“知君弹夜琴”一句,巧妙地将音乐元素引入,仿佛在月光下,友人的琴声悠扬,穿越时空,传递着情感的共鸣与思念。

“今人薄古道,何者是知音”两句,表达了对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感慨,以及对真正理解与共鸣的渴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那份能够深刻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众多的交往中,如何辨识真正的知音?

“至感入魂梦,他乡亦枕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深度。即使身处异乡,内心的触动依然能引发梦境中的共鸣,说明情感的连结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同时,诗人也暗示了自己虽然身在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朋友,如同枕边的衣物一样,时刻陪伴着彼此。

最后一句“无端庭树上,栖宿又双禽”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呼应,也寓意着诗人对友情的期待与希望。在不经意间,庭园之上的鸟儿成双成对地栖息,这不仅象征着和谐与美满,也寄托了诗人对于与友人重逢、共享美好时光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期待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任道援归翠微兼寄易堂诸子

弹琴送君子,风雨乍弥天。

亦是寻常曲,胡为尽别弦。

云山犹昨日,客思又今年。

试问堂中士,春风何处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林芳之敬臣叔侄归冠石山

二阮还山去,予将渡海时。

舟车虽异路,怀抱尚如斯。

吾道久为客,他人安得知。

路难君莫叹,险极渐成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岑金纪刘弘客容廷恂任肇楚十八夜宿王氏园亭

孤亭倚众木,木落识秋深。

不寐看明月,群公共此心。

清言倾永夜,遥思结幽林。

独有松间鹤,终宵和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十影上人入丹霞(其一)

师又丹霞去,相逢何处期。

白云千嶂里,青笠独行时。

已识禅为障,方知悟是痴。

寒松与白石,稳卧不须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