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江清月近人

大江风浪静,片月照孤芦。

龙女初临镜,鲛人正弄珠。

玉盘依远浦,金波荡平湖。

洲明渔火寂,沙白凫影孤。

舟疑泛银汉,魄似濯冰壶。

前路饶灵药,嫦娥愿与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月夜图景。诗人以“大江风浪静”开篇,巧妙地将“静”字置于动态的“风浪”之后,营造出一种由动转静的氛围,暗示了江面此刻的平静。接着,“片月照孤芦”一句,通过“片月”与“孤芦”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孤独与静谧感。

“龙女初临镜,鲛人正弄珠”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龙女与鲛人的形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和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玉盘依远浦,金波荡平湖”中,“玉盘”与“金波”分别比喻月亮和水面的波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在江面上的美丽景象。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展现了月色与水波的和谐之美。

“洲明渔火寂,沙白凫影孤”则将视角转向江洲与岸边,通过“明”与“寂”、“白”与“孤”等词语的运用,再次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夜晚渔民劳作后的寂静与悠闲。

“舟疑泛银汉,魄似濯冰壶”两句,将读者的想象引向更广阔的宇宙空间,仿佛置身于银河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这里,“舟”与“银汉”的联系,以及“魄”与“冰壶”的比喻,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最后,“前路饶灵药,嫦娥愿与俱”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嫦娥的形象在这里不仅是美丽的象征,也是诗人理想境界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霞篇

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

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

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

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

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

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

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

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形式: 古风

韩宾仲专壑山房分得春字

丹丘清寂与谁邻,云半三峰入望新。

访道未逢餐玉客,寻仙先问住山人。

烟深古木常飞雨,秋老岩花未变春。

为报罗浮泉石侣,暂留非是恋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登书云台怀韩寅仲兼赠禹宝

维舟在秋浦,策杖凌寒崖。

峰峦互回薄,水石相因依。

言寻蒋生径,遂扣扬子扉。

修篁罗高馆,芙蓉发山篱。

噭噭清猿啸,习习西风吹。

美人游不还,毋由敦佳期。

幸有琼枝树,可以慰相思。

扪萝陟丹磴,听泉坐翠微。

飞鸟既投林,白云亦知归。

况乃秋易老,白露沾人衣。

挥手布心腹,相期浮山陲。

好为谢尘鞅,毋令赏心违。

形式: 古风

道中寄张孟奇太守

三峰天半出,苍翠望中遥。

石路紫烟积,山泉秋雨飘。

梅花频入梦,琪树远相邀。

愿托双飞燕,从君度铁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