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甓社湖中有明月,淮南草木借光辉。
故应剖蚌登王府,不若行沙弄夕霏。
这首诗描绘了甓社湖中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淮南草木上的景象,犹如明珠照耀,显得格外生动。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外舅孙莘老的赞美和推崇,认为他如同剖蚌得珠,才华出众,应该能登上显赫的地位,暗示他的才情堪比王侯府邸的光彩。然而,诗人也认为,在自然的美景中漫步,欣赏如烟如雾的晚霞,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不亚于追求权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人才的赞赏,又蕴含着对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
扁舟不为鲈鱼去,收取声名四十年。
君家秋实罗浮种,已作累累半拂墙。
莫遣儿童酸打尽,要看霜后十分黄。
沈水衣笼白玉苗,不蒙湔拂苦无聊。
烦君斫取西庄柳,扶起春风十万条。
凡花俗草败人意,晚见琼蕤不恨迟。
江左风流尚如此,春功终到岁寒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