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倦照残萤书眼怯。茶烟缓缓支寒蝶。

夜久高楼应有月。秋气阔。风声暗挟辞林叶。

水抱山回屏曲折。安吟字字逡巡歇。

满把芳馨和泪咽。伤心叠。空蒙海市音鸿绝。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读书的画面,以疲倦的萤火虫和袅袅茶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倦照残萤书眼怯",写出了主人公在深夜读书时的疲惫与专注,连微弱的萤火都让他感到心力交瘁。"茶烟缓缓支寒蝶",则通过寒蝶的形象,暗示了秋夜的凉意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的"夜久高楼应有月",暗示着高楼上可能升起的明亮月光,但词人并未直接描绘,而是让读者自行想象,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秋气阔",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开阔与凄凉。"风声暗挟辞林叶",风声夹杂着落叶的声音,更显秋夜的寂静与萧瑟。

下片转而描绘周围的环境,"水抱山回屏曲折",山水相依,画面如画,然而词人的心境却并不平静。"安吟字字逡巡歇",他在低声吟诵中犹豫不决,仿佛每个字都带着沉重的情感。"满把芳馨和泪咽",借花香与泪水交织,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伤。最后,"伤心叠",直抒胸臆,"空蒙海市音鸿绝"以海市蜃楼般的幻象和断绝的雁声,象征着希望的渺茫和音信的断绝,更添悲凉。

整体来看,陈洵的《渔家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读书人的孤独与哀愁,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

花后楼台带雾沉。多时慵理曲中心。

强持筋力与登临。

何处去来逢较晚,各知名字分先深。

旧家闲事累伊寻。

形式:

高阳台

微雨收灯,闲门闭景,薄寒中酒愔愔。

流水年光,风花过眼无寻。

新愁惯是年年有,问几时愁到如今。

更休提,多暇承平,佳日园林。

白头怕说春明梦,但身闲见在,望苦低吟。

无主红芳,谁怜点点鹃心。

江山信美犹吾土,道寻欢、高处登临。

正销凝,西北浮云,天远鸿音。

形式:

渡江云.彊村先生沪上书来询游约,且为词以促之。敬酬一解

晴空分海翠,举头见月,怅望两天涯。

素心尘事少,甚处相携,有约便移家。

东篱旧色,爱晚节、同采秋华。

千万输、买邻无计,淡淡始怜花。欢赊。

吴云东驻,岭雁南回,指沧洲如画。

凭寄情、腴秋鲈脍,深棹蒹葭。

年时梦向今宵说,对满庭、花影阑斜。

良会永,因循去日休嗟。

形式:

忆江南.张默迟清溪渔隐图

溪山好,最好是渔船。

况有承平多暇日,不须重问武陵源。掩卷一茫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