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
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
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古诗,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心灵世界的独特看法。诗人通过“莫问休行脚”开篇,似乎在告诫读者不要过多询问外界的事务,而是应该关注内心的平静与安顿。"南方已遍寻"一句,则可能暗示诗人对于世俗生活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体验。
接着,“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独立自主的心态。这里的“了应”,意味着一切事物都有其自然的规律,而“须自了”则强调了内心世界的自我解脱和认知。而“心不是他心”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思想,指出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不可相提并论。
下两句“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赤水珠"可能指的是难以寻找的珍宝,而"寒山偈"则可能是指佛教禅宗中的偈语或诗歌。两者结合,形成了对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世上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共鸣这种超然物外的心灵体验。"杜口"意味着闭口不言,而"少知音"则是说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听到和理解这份心灵的音乐。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世界的深刻领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
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
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莫问无求意,浮云喻可知。
满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
已过知命岁,休把运行推。
莫问闲行趣,春风野水涯。
千门无谢女,两岸有杨花。
好鹤曾为客,真龙或作蛇。
踌蹰自回首,日脚背楼斜。
莫问真消息,中心只自知。
清风含笑咏,明月混希夷。
坏衲凉天拥,玄文静夜披。
善哉温伯子,言望至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