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宿吴邦宪山馆怀关内诸子

跫然何处客,可是似人音。

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

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客馆的夜晚所感受到的独特氛围与心境。首句“跫然何处客”以“跫然”这一拟声词,生动地描绘了脚步声在寂静山林中的回响,引出旅人的存在感。接着,“可是似人音”则暗示了在这荒野之中,这声音仿佛是久违的人类交流的回响,引发思乡之情。

“山月以为烛,松风聊作琴”两句,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入诗境,山月如烛光般照亮四周,松风如同琴声般悠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醒眠知漏永,醉墨自禅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醒时与睡时,时间似乎都变得漫长而不可捉摸,而醉后的墨迹则仿佛蕴含着更深的禅意,或许是在酒醉之后更易触及内心深处的感悟与思考。

最后,“为语群居者,应同此夜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似乎在说,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这样的夜晚找到共鸣,感受到相似的情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18)

冯昌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起偶作

多病岩栖懒性宜,更无一事扰思惟。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

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亮庵主之楚兼柬沈直指使君

家住衡山第几峰,每从方外振玄踪。

藏身现有无缝塔,行脚还寻偃盖松。

庾岭风霜驯虎豹,洞庭云雨起蛟龙。

悬知说法维摩室,独许曼殊拄箭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舟中解夏

十旬禁足只居船,不定伽蓝处处圆。

活水有源恒说法,红尘不到任安禅。

杨花浪里晴生雨,芦荻洲中日似年。

秋色一帆归去好,北堂欢对月娟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其一)

空山人境寂,秋光转清霁。

幽人坐夜深,披衣对丛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