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飘零何足怪,丧乱故应宜。
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
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
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清明日席上呈诸友(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自信。
首句“飘零何足怪”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中叶落花飞的现象感到平淡,因为这些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没什么好奇怪的。接下来的“丧乱故应宜”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即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道理。
“炙手宁为盛,张罗未必衰”这两句,用烤手与织网来比喻人生与事业,表示即使手被热火所炙,也不会影响到织造的事业,这里强调了坚持不懈的精神。
“篇章怀杜牧,游说鄙袁丝”则是诗人表达对唐代文学家杜牧和游说(可能指的是其他文人的游历之说)的怀念。这里的“鄙袁丝”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学风格或作品。
最后,“钟鼎山林事,胸中自有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历史遗迹(如钟和鼎)以及山林间的事物都心存感慨,且在自己心中有所期待。这里的“期”字,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的期待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友谊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不详
烟云坐久湿人衣,未觉城中有鼓鼙。
春到好花随意折,日长幽鸟尽情啼。
贵公行色心方壮,旷士閒居物已齐。
客子不知今夕梦,故乡何处是潜溪。
梅林楼阁上嵯峨,浅渌浮澌亦自波。
庄叟梦中非一蝶,右军书次失群鹅。
句从永柱思能苦,人在玉壶寒更多。
宴寝凝香归入夜,流苏帐小奈公何。
已雪犹阴更逆风,斜川略彴断行踪。
瑶台贝阙三千丈,玉树琼林一万重。
学子经时无载酒,邻僧过午未鸣钟。
华筵此地成宾主,孔翠屏深琥珀浓。
喜得真消息,仍安岭表居。
深知道路远,不在信音疏。
荔子应怜汝,槟榔敢笑渠。
一年看又尽,兄弟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