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岁晚有怀继歌以写

旧思停云,高歌送日,感秋颓力。

隔雨江楼,冥鸿怨遥碧。

兰茳泪把,凭寄赠、长安游客。

凄寂,诗梦倦寻,说风流都息。

铜驼广陌,粉醉金迷,狂尘总陵藉。

羁吟眷念上国,海山北。

耐得一丘吾老,不数十洲飏历。

但岁寒尊俎,谁赏菊丛佳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岁晚时分,面对秋景而生出的怀旧之情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旧思停云,高歌送日",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借歌声排遣时光的流逝。"隔雨江楼,冥鸿怨遥碧",通过雨中的江楼和远飞的孤雁,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象征着与友人相隔遥远。

"兰茳泪把,凭寄赠、长安游客",这里的"兰茳泪"可能寓指离愁别绪,诗人希望将这份情感寄托给远方的长安游子。接下来的"凄寂,诗梦倦寻,说风流都息",传达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追忆和如今的落寞心境。

"铜驼广陌,粉醉金迷,狂尘总陵藉",运用典故,描绘了昔日京城的繁华景象,如今却只剩下荒芜与沉沦。"羁吟眷念上国,海山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身在异地,心仍向往着北方的故土。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愿意在简陋的生活中终老,"耐得一丘吾老",而不愿再经历世间的浮华变迁。"不数十洲飏历",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但岁寒尊俎,谁赏菊丛佳色",以寒冬中独自欣赏菊花的场景,寓言自己孤独的境遇,期待有人能理解并欣赏他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在岁晚时分的怀旧、思乡和自我坚守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惜红衣.泾上幽居,览古悲秋,有江山摇落之感,叠用旧韵寄慨于言

侧帽高秋,题襟胜日,旧狂才力。

倦赋登楼,松关卧荒碧。

江空岁晚,天付与、樵风园客。

清寂,沧海梦还,觉龙吟波息。

珠尘绮陌,栖老年芳,如今草堪藉。

高楼望断旧国,渺西北。

依约废陂衰柳,犹识越兵来历。

对小城烟树,红入夕阳无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惜红衣

断阕吟秋,连筒计日,费人歌力。

怨叠清商,衰兰荐寒碧。

旗亭旧价,空送老、江南词客。

幽寂,云水唱酬,托微波通息。

苔钱万陌,买尽閒愁,伤秋鬓蓬藉。

青芜梦绕旧国,雁行北。

漫忆十年尘事,沧海几回亲历。

赋桂丛招隐,分半石芝山色。

形式: 词牌: 惜红衣

蓦山溪

故家乔木,门巷桥通市。

市隐有林峦,记听秋,冷枫疏绮。

定巢新燕,胥宇报先声,轻梦占,旧楼台,解道迁莺喜。

红梅一曲,词客风流地。

霜叶胜花妍,算吴歌,好音能继。

渔樵争席,输与海鸥閒,秋色里,许平分,早办为邻计。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踏莎行.丁未秋夕,石湖醉泊,登千岩观玩月,有忆昔年连棹之游

桂影筛金,竹声碎玉。西风凉到文波縠。

镜花曾见夜妆红,岩霏不上秋眉绿。

踏月溪桥,题云礀屋。伤心易触登临目。

清歌如水梦如尘,旧游肠断无因续。

形式: 词牌: 踏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