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野的《越中送僧还旧山》描绘了一幅送别僧人归山的场景。首句“折柳插瓶溪水湾”,以折柳为传统离别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惜别之情,将柳枝插入溪边,寓意着僧人的行踪将融入自然之中。次句“此方缘尽又思还”则道出僧人与尘世缘分已了,但诗人仍心生怀念。
第三句“春花乞食云门寺”,通过僧人在春天的云门寺乞食,展现了僧人的清贫生活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第四句“秋叶翻经瓦屋山”,则转而描绘僧人在秋天翻阅佛经于瓦屋山的宁静画面,寓含深沉的禅意。
第五、六句“云起珠林封旧迹,月临宝地忆慈颜”,借云起月落的景象,诗人回忆起僧人昔日的足迹和慈祥面容,流露出对僧人高尚品质的敬仰。最后一句“知君身似旃檀树,已去留香梵宇间”,以旃檀树比喻僧人高洁如佛,即使离去,其精神犹在佛寺间留下芬芳,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深深的祝福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僧人出尘入定生活的理解和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