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怀益州长老之四明

怀公方外士,去住两翛然。

有相皆成幻,无心即是禅。

钟声山寺月,杯影海门烟。

为续祖灯去,能忘应世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怀益的佛教高僧即将前往四明山时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超脱的氛围。

首联“怀公方外士,去住两翛然”点明了怀益的身份,他是一位超脱世俗的修行者,无论是离去还是停留,都显得自由自在,毫无牵挂。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心灵解脱的精神。

颔联“有相皆成幻,无心即是禅”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哲学思想。在佛教看来,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去除心中的杂念,达到无心的状态,才能真正领悟到禅的真谛。这句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内心纯净的追求。

颈联“钟声山寺月,杯影海门烟”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营造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钟声悠扬,月光洒在山寺之上,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杯中的倒影映照着海门的烟雾,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和谐共存。

尾联“为续祖灯去,能忘应世缘”表达了怀益此行的目的和态度。他前往四明山,是为了传承佛法,延续祖师的智慧之光,同时也意味着他愿意放下尘世的牵绊,专注于修行,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句诗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佛教徒在面对人生抉择时的超脱与智慧,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章秀才归松江

挟策来京国,经年未一官。

籍名通秘阁,僦屋住长安。

身病怜亲老,妻亡念子寒。

恩教暂归去,不是学张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挽吴母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

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

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郑州同知

考绩上铨衡,三年喜政成。

郡人多颂德,朝士半知名。

落日孤城远,秋风上马行。

遥知溱洧上,父老久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秋对月追忆去年诸公遂有存没升沉之感因成近体一首

中秋已过半,芳樽谁共亲。

可怜今夜月,空忆去年人。

得失蕉间鹿,存亡草上尘。

挥杯劝孤影,只合伴閒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