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云庄遣兴自和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人云五十未宜闲,我道彭篯亦梦间”表达了诗人对于年龄与闲适生活的看法,不同于世俗的观念,他认为即使到了五十岁,也不应沉溺于闲散,而应像彭篯一样,将生活视为一场梦境,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
接着,“五斗折腰惭作县,一生开口爱谈山”两句,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他以“五斗米折腰”典故自嘲,表示自己在官场上为了微薄的俸禄而不得不低头,感到羞愧;同时,他一生热爱谈论山川之美,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荒村未暮门先掩,老树才秋叶已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乡村景象,门前的门在傍晚还未完全闭合,而老树的叶子已经因秋风而斑驳,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
最后,“只恐溪翁厌喧聒,隔林遥唤野猿还”则表达了诗人担心打扰到溪边的老翁,于是隔着树林轻声呼唤野猿,希望它们能回到自己的栖息地,避免惊扰他人。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与他人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