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漳州

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

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行客饮数杯,主人歌一曲。

端居惜风景,屡出劳僮仆。

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

形式: 古风

翻译

今天我倒满一壶酒,要说送你去漳州做官。
你有一半原因是想要悠闲地游玩,喜爱花朵,怜惜绿草。
在花前你卸下马鞍,手中拿着乐器。
行客们饮了几杯酒,主人则唱了一曲歌。
我本应安静地居处,但频繁出游让仆人们劳累。
我独自醉酒,仿佛无名无姓,借用你的行程作为诗的主题。

注释

今朝:今日。
一壶酒:一杯酒。
言送:说要送。
漳州牧:去漳州做地方官。
半自:一半是因为自己。
要闲游:想要悠闲地游玩。
怜:怜爱。
草绿:绿色的草。
鞍马:骑马。
携:带着。
丝竹:代指音乐。
行客:过客,旅客。
饮数杯:喝了几杯酒。
歌一曲:唱一首歌。
端居:安居,静静地居住。
惜风景:珍惜美景。
屡出:多次出门。
劳:使...劳累。
僮仆:仆人。
独醉:独自喝醉。
似无名:好像没有名字一样。
借君:借用你的。
题目:诗的主题。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的意境轻松愉悦,语言质朴而不失丰富的情感。

"今朝一壶酒,言送漳州牧"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今日饮酒是为了送别,而这个要离去的人物身份非同小可,是去往漳州担任地方官职的朋友。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悲伤。

"半自要闲游,爱花怜草绿"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自己想要在大自然中散心游走,对鲜花和绿草都有着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花前下鞍马,草上携丝竹"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画面: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停下马匹,在青草如茵之中挑选细软的竹子做成的座具。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享受。

"行客饮数杯,主人歌一曲" 这两句则转向了送别的情境,朋友在临别之际相聚饮酒,诗人作为主人唱起了一首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表达,也是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深情告别。

"端居惜风景,屡出劳僮仆"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送别之后,对美好时光和环境的珍惜,以及他不忍心让仆人频繁地为自己服务,这些都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怀和体贴。

"独醉似无名,借君作题目"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使朋友离去,他仍然会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而将这份独自的醉意借给友人的姓名作为题材。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热爱,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张山人归嵩阳

黄昏惨惨天微雪,修行坊西鼓声绝。

张生马瘦衣且单,夜扣柴门与我别。

愧君冒寒来别我,为君酤酒张灯火。

酒酣火煖与君言,何事入关又出关。

荅云前年偶下山,四十馀月客长安。

长安古来名利地,空手无金行路难。

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欺杀客。

暮宿五侯门,残茶冷酒愁杀人。

春明门,门前便是嵩山路。

幸有云泉容此身,明日辞君且归去。

形式: 古风

送张南简入蜀

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沈。

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陕州王司马建赴任

陕州司马去何如,养静资贫两有馀。

公事闲忙同少尹,料钱多少敌尚书。

秪携美酒为行伴,唯作新诗趁下车。

自有铁牛无咏者,料君投刃必应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客回晚兴

城上云雾开,沙头风浪定。

参差乱山出,澹泞平江净。

行客舟已远,居人酒初醒。

袅袅秋竹梢,巴蝉声似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