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秋日送友

苍茫日初宴,遥野云初收。

残雨北山里,夕阳东渡头。

舟依渔溓合,水入田家流。

何意君迷驾,山林应有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天边日出宴刚开始,远处田野上的云渐渐散去。
北山里还剩下些许残雨,夕阳照在东边的渡口上。
小船靠着渔村慢慢聚合,水流汇入农家田间。
为何您在这迷了路呀,山林之中应该是秋天的景致吧。

注释

苍茫:形容天空或原野空旷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日初宴:指一天开始时的宁静或庆祝。
遥野:遥远的野外。
云初收:云彩开始消散。
残雨:未完全停歇的雨,零星的小雨。
北山:泛指北方的山。
夕阳:傍晚的太阳。
东渡头:东边的渡口。
舟依:船只依靠着。
渔溓:此处可能指渔村或者捕鱼的地方,溓或为漥之误,意为水边低地。
合:聚集。
水入:水流进入。
田家:农民的家,这里指乡村、田园。
何意:为什么,何故。
君:您,对对方的尊称。
迷驾:迷失方向,迷路。
山林:山间林地。
应有秋:应该是到了秋天的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秋日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苍茫日初宴”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展现了一天刚开始时的宁静与宽广。接着,“遥野云初收”则描绘出远方田野中云雾初聚的景象,给人一种收获的喜悦。

“残雨北山里”、“夕阳东渡头”两句分别从侧面勾勒出了秋天雨后的湿润和夕阳下的温暖,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情感。

“舟依渔溓合,水入田家流”则是对送别现场的具体描绘,船只停靠在弯曲的小溪旁,小溪的水流缓缓进入农家的田间,这不仅展示了景色,也隐含着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

最后,“何意君迷驾,山林应有秋”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不舍的感情,以及对周围自然环境中秋意盎然的感受。这里的“迷驾”意味着朋友的车马缓行,不忍离去,而“山林应有秋”则是说在这片山林间,秋天的气息特别浓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送别时的情感复杂性,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收录诗词(7)

于良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

相关古诗词

江上送友人

看尔动行棹,未收离别筵。

千帆忽见及,乱却故人船。

纷泊雁群起,逶迤沙溆连。

长亭十里外,应是少人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闲居寄薛华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

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春山夜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

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

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

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