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登北山望竞渡

南方传竞渡,多在屈平祠。

箫鼓满流水,风烟生画旗。

千桡速飞鸟,两舸刻灵螭。

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南方流传着赛龙舟的习俗,大多在屈原的祠堂举行。
箫鼓声中,流水潺潺,风烟缭绕,彩旗飘扬。
众多船只如疾鸟般飞驰,两艘船雕刻着神灵的螭龙。
人们整天聚集在江边观看,又有谁知道,这不过是轻浮少年的游戏。

注释

竞渡:赛龙舟,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屈平祠:纪念诗人屈原的祠堂。
箫鼓:吹奏乐器和击鼓,用于庆祝活动。
灵螭:神话中的龙,常被雕刻在船头,象征吉祥和力量。
轻薄儿:指行为轻浮、不庄重的年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期间南方地区竞渡习俗的场景,以屈原祠为中心,富有节日气氛。诗人梅尧臣通过"箫鼓满流水"形象地写出比赛时热闹的音乐和喧嚣的场面,"风烟生画旗"则展现出龙舟竞渡时旗帜飘扬、如诗如画的景象。"千桡速飞鸟"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船只之快,仿佛能追上飞翔的鸟儿。最后,诗人感慨"尽日来江畔,谁知轻薄儿",表达了对普通民众积极参与竞渡活动的欣赏,同时也暗含对那些只知游乐、不理解竞渡背后深意的轻浮之人的淡淡批评。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民俗活动的生动描绘。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五知堂

履道坊中白家宅,五桥庄北晋公堂。

昔年二老曾相乐,今日五知名独光。

举事是非都不问,接花时节暂能忙。

清尊雅曲易为厌,自有图书列在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以近诗贽尚书晏相公忽有酬赠之什称之甚过不敢辄有所叙谨依韵缀前日坐末教诲之言以和

尝记论诗语,辞卑名亦沦。

宁从陶令野,不取孟郊新。

琢砾难希宝,嘘枯强费春。

今将风什付,可与二南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元夕同次道中道平叔如晦赋诗得闲字

金舆在阊阖,箫吹满人寰。

九陌行如昼,千门夜不关。

星通河汉上,珠乱里闾间。

谁与联轻骑,宵长月正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