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吟

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

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

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大象内心空灵,空灵的本质永不改变。
所有的行为和思想都出于真心,言语表达也全凭技巧。
尽管手段繁多,但内心的忧虑却一丝没有。
如果人们能理解这个道理,胜过读尽千卷书。

注释

大象:比喻高深的智慧或德行。
中虚:指内心空灵,不执着于物欲。
不渝:不变,持久。
施为:行为表现。
心事业:出自内心的事业,真诚的行为。
应对:言语应对。
口功夫:指说话的技巧。
伎俩:手段,技巧。
忧愁:内心的忧虑。
一点无:完全没有。
人能知此理:人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胜读五车书:比读取大量的书籍更有价值。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大象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以大象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深邃的人生哲理。"大象自中虚,中虚真不渝",大象虽然庞大,但内心空灵,寓意人的内心应保持虚静和纯净,这是不变的原则。接下来的"施为心事业,应对口功夫",强调了内心的修为比外在的表现更为重要,真正的智慧在于用心而非口头言辞。

"伎俩千般有,忧愁一点无",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和与豁达,即使面对世间繁复多变,内心依然没有一丝忧虑。最后两句"人能知此理,胜读五车书",点明了知晓这个道理的价值,认为理解并实践这种内心的修养,远胜过阅读大量的书籍。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倡导人们追求内在的宁静和智慧,具有很高的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大寒吟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女几祠

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

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

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

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

形式: 古风

小圃逢春

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傍酒垆边。

夜檐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川上怀旧四首(其二)

田夫忙治禾,水禽闲求鱼。

二者皆苦食,动静何相殊。

事过见休戚,时来知卷舒。

回顾此二物,易地还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