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困顿的脚步仍然停滞不前,再也见不到前辈们的唱和酬答。
虽然才华横溢如笔直凌云,但低头仰视他人时也显得可怜无助。

注释

窘步:困顿的脚步。
相仍:仍然。
死不前:停滞不前。
唱酬:唱和酬答。
无复:再也。
见:见到。
前贤:前辈们。
纵横:才华横溢。
正有:正好有。
凌云笔:笔直凌云(比喻超凡的才情)。
俯仰:低头仰视。
随人:跟随他人。
亦:也。
可怜:可怜(此处指显得可怜无助)。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一首,主要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一些现象和诗人的心态。首句“窘步相仍死不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创作上的困境,步履维艰,仿佛停滞不前,难以突破自我。这里的“窘步”可以理解为才思枯竭或陷入某种模式。

次句“唱酬无复见前贤”表达了对前代诗人卓越才华的怀念,感叹当今诗坛缺乏像前贤那样的才情横溢之作。"唱酬"指的是古代文人间互相作诗酬答的传统,而“无复见前贤”则流露出对这种传统式微的感慨。

第三句“纵横正有凌云笔”则转而赞扬那些依然拥有豪放不羁、才情超群的诗人,他们的笔触如同凌云之龙,显示出无比的气势和才情。

最后一句“俯仰随人亦可怜”则揭示出一种无奈,即有些诗人为了迎合他人喜好,失去了自我风格,变得可怜可叹。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中丧失个性与独立思考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诗歌创作现状的批评,也是对优秀诗人的赞美,同时也包含着对诗歌艺术独立精神的呼唤。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诗三十首(其八)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论诗三十首(其十八)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八)

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

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论诗三十首(其十五)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著书生待鲁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