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曲(其一)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同生曲(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感慨。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 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紧迫感。盛年时光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无法再次重逢。紧接着,“百岁”二字点明了生命的有限性,一百岁的寿命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显得如此短暂,令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匆匆。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这一句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永恒与不朽的向往。南山之松,以其坚韧不拔、长青不老的形象,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诗人希望这如松一般的坚韧,能在夜晚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着即使生命有限,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光明与希望,让自己的存在如同夜间的灯火,为他人带来一丝温暖与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永恒追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无限的意义,是这首诗留给读者最深的启示。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同生曲(其二)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

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形式: 乐府曲辞

石城曲(其一)

可怜冶游郎,大马高缠騣。

冶游石城下,闻名少年中。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石城曲(其二)

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

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

石城曲(其三)

阳春二三月,花与郎同色。

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