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同生曲(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感慨。
“盛时不再逢,百岁一何促。” 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紧迫感。盛年时光如同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无法再次重逢。紧接着,“百岁”二字点明了生命的有限性,一百岁的寿命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显得如此短暂,令人不禁感叹生命的匆匆。
“愿以南山松,秉作夜游烛。” 这一句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永恒与不朽的向往。南山之松,以其坚韧不拔、长青不老的形象,象征着永恒的生命力。诗人希望这如松一般的坚韧,能在夜晚照亮前行的道路,寓意着即使生命有限,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光明与希望,让自己的存在如同夜间的灯火,为他人带来一丝温暖与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永恒追求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无限的意义,是这首诗留给读者最深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