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曲(其二)

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

种种随时变,懊恼郎君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女子发型的精致与变化,以及它对男子情感的影响。"珂峨同心髻,环插三子钗",以“珂峨”形容发髻的华美,"同心"则暗示着爱情的纯洁与永恒,"环插三子钗"则展现了发饰的繁复与细致,"三子钗"可能象征着三生三世的爱情承诺。通过这些描述,诗人细腻地刻画了女性美的侧面,同时也隐含了情感的波澜。

"种种随时变",说明了女子发型会随着季节、场合的变化而变换,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女性的适应能力。"懊恼郎君怀"则表达了男子对于女子这种变化的复杂心情,既欣赏又略带嫉妒或不安,反映出情感的微妙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形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明代社会中男女之间细腻的情感交流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石城曲(其三)

阳春二三月,花与郎同色。

明知苦淹留,盛年不可得。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职]韵

石城曲(其四)

大艑十八橹,长篙如竹林。

张帆看风色,知是下江陵。

形式: 乐府曲辞

乌夜啼(其一)

石城诸少年,歌舞日相新。

刘生安东平,是郎得意人。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乌夜啼(其二)

长樯百幅帆,常著千里风。

婀娜樯上佳,飞逐不成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