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感怀

春来几度逢佳节,每到清明惨欲绝。

杜鹃血泪满青山,杨柳短条委墓穴。

杯酒盂饭向荒丘,落日伤心土一抔。

嗟予飘荡瘴江浦,回首乡园路悠悠。

灰飞□隔云千里,浇酒不到雪山头。

生平羁宦老谁尤,空对荒山泣泪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清明日感怀》由清代诗人牛焘所作,通过清明节的哀思,描绘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首句“春来几度逢佳节”,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里多次遇到美好的节日,但这里的“佳节”并非欢乐的庆祝,而是指清明节,一个充满哀思的日子。接着“每到清明惨欲绝”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清明时节时内心的悲痛与哀伤。

“杜鹃血泪满青山,杨柳短条委墓穴。”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杜鹃鸟的啼鸣常被看作是哀怨的象征,而满山的杜鹃花似乎也染上了血泪的颜色,杨柳的短条则委身于墓穴旁,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悼念逝去亲人的场景,充满了凄凉与哀愁。

“杯酒盂饭向荒丘,落日伤心土一抔。”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祭扫的情景:人们在荒凉的坟墓前摆上酒食,对着一片泥土表达哀思,夕阳西下,更添了几分悲伤。这一幕幕场景,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嗟予飘荡瘴江浦,回首乡园路悠悠。”诗人自述自己漂泊在外,远离家乡,每当回望故乡的道路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无奈。

“灰飞□隔云千里,浇酒不到雪山头。”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无法亲自祭拜亲人,只能遥寄哀思,连酒都无法洒在雪山之巅,更显其哀伤之情。

“生平羁宦老谁尤,空对荒山泣泪流。”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一生的漂泊与辛酸,即便到了老年,仍无法摆脱这种孤独与哀愁,只能对着荒山默默流泪。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清明节的哀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季感秋

郊偷春休□,□□□□□。

急漱鸣幽渚,寒云薄晚林。

如何一夜雨,残暑入秋阴。

商籁遥生竹,哀弦暗转琴。

客怀清似鹤,风露独惊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悼次女

生女爱甚儿,矧尔性窈窕。

幼小寡笑言,夙慧颇自了。

自从往汝家,悬念萦怀抱。

孤身持中馈,勉力勤栗枣。

生子足承欢,甫及离襁褓。

我宦走风尘,行行悲且老。

七年迟归家,尔死骨久槁!

嗟嗟三冬草,何尝一日好。

凉风坠霜华,萎地亦何早。

芳魂返无术,灵风去竟杳。

邱垄何处所,冷凄薄衾袄。

母女谅依依,泉路怨缭绕。

梦中倘可语,别恨知多少。

为我话寒暄,生前何懊恼。

形式: 古风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其一)

倦鸟归林窠,风林失旧柯。

绕树频三匝,巢倾可奈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自镇沅归家有感三首(其二)

回首万里路,途长日西暮。

翼短不能飞,栖栖向何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