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红藤杖歌为姚文洁作

卧梅书屋春光丽,客来叩户探清制。

卧梅老人倒屣迎,呼童执末趋同行。

云是天台红藤杖,天台老僧昔我贶。

二十五年常函藏,斑深色古寿者相。

摩挲今日拂尘埃,笑语閒庭步紫苔。

桃枝灵寿差堪拟,枯蔓苍藤何有哉。

杖端非饰不噎鸟,铭以篆书独夭蟜。

蓟门陈君雕镂工,公输刻凤出意表。

吾闻千岁藟为蘡薁藤,援以樛木同钩绳。

且复相随游锦市,应免他时投葛陵。

钟山千尺浓云护,曳枝年年湿芒屦。

应羡山灵有夙缘,自惭尘坌无欢趣。

百岁清閒非易求,得意当思五岳游。

眼见春花烂南陌,百钱买醉须阮修。

形式: 古风

翻译

冬日卧在梅香小屋,春光满室客人来访
主人急忙出门迎接,唤童子一同前往
这根红色藤杖说是来自天台,曾是老僧赠予
二十五年来一直珍藏,岁月痕迹显寿相
今日拂去尘埃,笑谈间漫步庭院青苔
桃枝灵寿虽好,但比不上这枯藤的沧桑
杖头并非装饰,却能喂饱鸟儿,篆书铭刻独特
陈君雕工精细如蓟门,技艺超群似公输般出众
藟藤千年古老,如同蘡薁藤攀附樛木,坚韧如绳
让我们相伴游览锦市,希望将来不必投靠葛陵
钟山高耸云雾缭绕,每年枝叶湿润鞋履
羡慕山灵早有缘分,自感尘世纷扰无乐
百年清闲不易得,游历五岳方显人生得意
眼前春花烂漫,百钱买醉,需如阮修般洒脱

注释

卧梅:冬日卧在梅香小屋。
清制:清雅的布置。
倒屣:急切出门迎接。
灵寿:长寿的象征。
篆书:古代的一种书法。
蓟门:地名,代指陈君。
樛木:弯曲的树木。
葛陵:可能指某处陵墓或归隐之地。
芒屦:草鞋。
尘坌:尘土多的地方,指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光丽好的卧梅书屋中,迎接来访的客人,探讨清洁的生活方式。老者手持天台红藤杖,与童仆一同前往。这根红藤杖曾被天台老僧赞赏,并长期收藏二十五年,其色泽古老而深邃。诗中还提到桃枝与灵寿的比较,以及蓟门陈君雕镂工艺上的精湛。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之美、手艺之珍贵以及生命长久的向往和欣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百岁清閒生活的渴望,并提出应该像游历五岳一样去享受人生。

整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生活之美好感悟和内心世界描绘的诗歌。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伯兄自山中来夜话山居之胜因忆去秋省兄未及十日而别诗以志感得二十韵

地本烟霞窟,兄为巢许伦。

百年歌帝力,十亩乐天真。

抱阜宜营室,还汀许结邻。

绿回芳草长,黛染远峰匀。

社鼓乌江庙,灵旗牛渚津。

山川馀质朴,习俗尚清淳。

野老嬉游共,村翁来往频。

藤萝阴漏月,桑柘影随身。

美酒盈杯劝,良苗几棱新。

饧箫花外市,牧笛雨中春。

幸免家人谪,偏馀稚子亲。

摊书消永夜,高枕卧清晨。

自著潜夫论,宁辞原宪贫。

昨秋过故里,留我住弥旬。

薜荔依门巷,蒹葭变水滨。

圆沙知雁聚,曲港见鸥驯。

蟹簖缘溪富,鱼罾罥树均。

嘉肴仍速舅,肥牡定娱宾。

愿得长相倚,须完未了因。

寄声劳扰客,此是武陵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陈仲怡刺史留饮寓斋看灯屏同李蘧门作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

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

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形式: 古风

赠家广文蒙泉先生

吾宗宜硕大,分派衍梁溪。

名字标黄阁,纶音降紫泥。

清才堪禁近,课士且卑栖。

系马春风暖,衔杯月影低。

槐阴看鳝集,柳外听乌啼。

钟阜邀词藻,秦淮净品题。

微吟惊候吏,奏绩付诗奚。

大雅将沦落,斯文赖整齐。

昔年贤使相,投分几招携。

岂合甘萧散,应难得久稽。

声称盈玉殿,依旧赴金闺。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哭舅氏

河干屋三楹,丛桂影便娟。

缘以荆棘篱,架以蒿床眠。

南邻侈豪奢,张灯奏管弦。

西邻精心计,秉烛算缗钱。

吁嗟吾舅氏,垂老守残编。

弱冠为诸生,六十犹屯邅。

皎皎明月光,扬辉屋东偏。

秋虫声转悲,秋藜烂欲然。

主人既抱病,强坐芸窗前。

其时遇宾兴,力疾上马鞯。

夜沾荒店露,朝冲隔江烟。

射策不见收,言归泣涕涟。

严冬霜雪凝,偃卧小山巅。

酌酒不解欢,饮药不获痊。

百忧摧肺肝,抱恨归重泉。

吾母多兄弟,惟舅友爱专。

诸舅登仕籍,俱已谢尘缘。

有司操尺度,所持何其坚。

士人进身难,底用事丹铅。

贵为乡人畏,贱受乡人怜。

寄言名利者,致身须壮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