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的《登万寿阁》。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万寿阁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中州山与万寿阁的高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中州之山台山高”,开篇即点明了中州(泛指中原地区)的高山台山之高峻,为下文的对比铺垫。接着,“遍寻五顶无乃劳”一句,既是对台山高度的进一步强调,也暗含了攀登之不易,引出后文对自身年老体衰的感慨。
“老去看山无脚力,直凭一阁了秋毫”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以“老去”自述,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通过“无脚力”与“直凭一阁”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又巧妙地借景抒情,表达了即使身体不再年轻,心灵仍能通过精神的寄托,如登高望远的万寿阁,领略到世界的广阔与美好。这里的“一阁”不仅指实际的建筑,更象征着心灵的寄托之处,通过它,诗人得以超越身体的限制,达到心灵的自由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蕴含了对人生、对自然、对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