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三首(其二十二)

大家东咬西咬,忽然咬著一个。

始知是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庭透长安。

坐断千圣舌头,露出平生光彩。

莫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忘万劫饥。

形式: 偈颂

翻译

众人随意闲聊,突然发现一处
原来绿杨树下可拴马,每户人家门前都显出京城气象
他的话语超越历代圣贤,展现出一生的智慧光芒
别嫌弃清淡无味,一顿饱餐就能忘却长久的饥饿

注释

大家:众人。
东咬西咬:随意闲聊。
忽然:突然。
咬著:发现。
绿杨:绿杨树。
堪:可以。
系马:拴马。
家家:每户。
门庭:门前。
透长安:显出京城气象。
坐断:超越。
千圣:历代圣贤。
舌头:话语。
平生:一生。
光彩:智慧光芒。
莫嫌:别嫌弃。
冷淡:清淡。
无滋味:无味。
一饱:一顿饱餐。
万劫饥:长久的饥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宁的作品,名为《偈六十三首》中的第二十二首。它以独特的口语化表达,寓言式地描绘了一种顿悟的体验。首句“大家东咬西咬”,形象地比喻人们在探索真理时的纷扰和困惑,如同动物觅食般四处寻找。接着,“忽然咬著一个”暗示了突然间找到了答案或领悟到某种真谛。

“始知是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庭透长安”进一步深化了这个主题,绿杨下的宁静与长安城的繁华形成对比,象征着找到内心平静后的豁然开朗,仿佛连门外的世界都变得明亮起来。

“坐断千圣舌头,露出平生光彩”表达了对智慧的赞美,认为这个领悟超越了历代圣贤的见解,展现出个人的非凡光彩。最后一句“莫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忘万劫饥”则强调了这种领悟虽看似平淡,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使人忘记长久以来的困扰和饥饿(可能暗指精神上的匮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传达出禅修中顿悟的喜悦和超越世俗的意境。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三首(其二十一)

先贤垂范,巧妙临时。

解烹露地白牛,惯炊黍米香饭。

煮野菜羹,唱村田乐。更深夜静,与众分冬。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十九)

先贤垂范,流落人间。日久岁深,禅人不顾。

语非玄妙,直透重关。画瓶打破,渌水青山。

莫讶报慈多冷淡,得盘桓处且盘桓。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十七)

滂沱天际雨,嘹喨寺亭钟。

耳目不到处,翻怜面壁翁。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三首(其十六)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

欲入三摩提,实从闻中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