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民生的深刻矛盾。首句“一身劳万姓,万姓奉一身”形象地展现了君主一人掌控着国家的命运,而广大的百姓则为其付出辛劳,对其忠诚效命。接着,“齐晋递争霸,今古判然分”两句,通过历史上的齐晋争霸,暗示了权力更迭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憸民一堕地,造物弛其权”一句,揭示了小人得志、天道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不公平社会秩序的批判。接下来,“谋生计百出,奔趋各不閒”描述了人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忙碌不已,生活压力巨大。
最后,“吁嗟缝掖子,宁不苦饥寒”以“缝掖子”(古代读书人的服饰)为喻,感叹即使是读书人也难以摆脱贫困和饥饿,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