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伟归黄山

心和无白发,长带一琴行。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

妻儿贫自乐,丹药岁烧成。

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心中无忧虑,常携古琴游历。
探寻多条路径,来到你的居所,近处山峰环绕着郡城。
妻子儿女虽贫,却自感快乐,炼丹之药年年炼制。
或许并非盛世明君,但我愿隐姓埋名终老此生。

注释

心:内心。
和:和谐。
无:没有。
白发:白发。
长带:常常携带。
一琴:一把古琴。
路:道路。
君屋:你的房屋。
数峰:几座山峰。
当:环绕。
郡城:郡的城池。
妻儿:妻子和孩子。
贫:贫穷。
自乐:自我满足。
丹药:炼丹药物。
岁:每年。
烧成:炼制完成。
未必:不一定。
圣明代:圣明的时代。
终令:最终让。
隐姓名:隐居不露姓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所作的《送李伟归黄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伟归隐山林的选择的赞赏与祝福。"心和无白发"一句,描绘了李伟心境平和,内心纯净,因此即使年事已高,却依然容颜未老。"长带一琴行"则展现出他携琴归隐,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写出了友人家住的环境优美,四周环绕着山峰,仿佛与世隔绝,清静宜人。"妻儿贫自乐"表达了诗人对李伟家庭生活的理解,虽然贫困,但家人和睦,自得其乐。

"丹药岁烧成"暗指李伟可能在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这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执着。最后两句"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寄寓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在乱世中坚守自我,选择隐逸,不愿在世俗中留名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的隐居生活,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理想人格追求。

收录诗词(266)

徐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灵晖,自号山民。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 字:道晖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211

相关古诗词

送陈郎中知严州

去作严光郡,前为列宿官。

水程趋阙近,丰岁得民安。

公暇行随鹤,宵寒卧听滩。

千峰临旧榭,曾约野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徐文渊赴省试

永州官满后,借屋静中居。

两岁不参部,一心惟读书。

孤经期榜首,行日离春初。

即有杏花宴,题诗众弗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徐玑

一舸寒江上,梅花共别离。

不来相送处,愁有独归时。

去梦千峰远,为官三岁期。

思君难可见,新集见君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翁诚之

又作巴陵县,南州旧有声。

未凭湘水绿,能似长官清。

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

五言多好句,颜杜减诗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