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三唐人游惠山诗三首(其三)

敲火试山泉,轻烟飏林樾。

松花著我衣,香色殊清绝。

忽闻梵课声,喃喃诵寂灭。

且嚼本山茶,何减小团月。

微风习习生,归思悠然发。

雅爱老坡仙,同游偕弟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惠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敲火试山泉”以行动开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探索自然之美的过程,通过“试山泉”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对泉水的珍视,也暗示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接着,“轻烟飏林樾”一句,运用了动态的描写手法,将轻烟在林间飘扬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氛围。

“松花著我衣,香色殊清绝”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的关系,松花不仅赋予了衣物以香气,更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高洁。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忽闻梵课声,喃喃诵寂灭”则引入了宗教元素,梵课声的响起,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共鸣,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

“且嚼本山茶,何减小团月”中,“本山茶”与“小团月”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日常生活的简单与质朴,后者则象征着月夜的静谧与美好。这两者并置,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即使在平凡中也能发现美,享受生活的乐趣。

“微风习习生,归思悠然发”描绘了微风拂面的舒适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淡淡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是对家的深深眷恋。

最后,“雅爱老坡仙,同游偕弟辙”引用苏轼(老坡仙)与其弟弟苏辙一同出游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文化和情感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4)

范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江汉石紫薇山馆

去家才咫尺,山径自君开。

筑室奇峰外,寻泉古麓隈。

兴高松鹤下,坐久洞云来。

我亦登临者,培风直上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汉城秋夜

三宿客窗夜,终古汉家城。

城空桂花落,夜静江月生。

渝歌引羌管,落落星河横。

盼到寒衣信,恐增离别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里人来言学使张公重葺二泉书院感赋四首(其一)

使者端风教,猗欤彰往心。

应从泗水远,一溯二泉深。

草没尚书宅,风清修竹林。

超然遗像肃,苍翠玉森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里人来言学使张公重葺二泉书院感赋四首(其二)

有生竟何事,忠孝固其端。

社稷匡君易,晨昏别母难。

常将先哲范,留与后人看。

山斗今非远,寥寥碧落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