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石坊

迁谪重奇才,为名宦、为通儒,旷情高寄,飘飘如羽化登仙,试追寻前从来踪,惟先生独有千古;

遨游标胜迹,当清风,赏明月,逸兴遄飞,洒洒遂挥毫落纸,即评论宋唐作手,让此老自成一家。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赤壁矶石坊的建筑与环境,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诗人以“迁谪重奇才”开篇,巧妙地将赤壁矶石坊与历史上那些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杰出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石坊独特魅力的敬仰之情。

接着,“为名宦、为通儒,旷情高寄”,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赤壁矶石坊不仅在物质层面具有非凡的建筑艺术价值,更在精神层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辉煌足迹的名宦和通儒一样,寄托着人们对于高尚情操和卓越智慧的向往。

“飘飘如羽化登仙,试追寻前从来踪,惟先生独有千古”,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赤壁矶石坊比作羽化的仙人,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对石坊历史地位的肯定,认为它如同一位历经千年的智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遨游标胜迹,当清风,赏明月,逸兴遄飞,洒洒遂挥毫落纸”,诗人在此描绘了一幅在赤壁矶石坊周围游历,欣赏自然美景,抒发豪情壮志的画面。清风明月,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致,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象征着自由、高雅和创造力的释放。

最后,“即评论宋唐作手,让此老自成一家”,这句话是对赤壁矶石坊艺术风格的高度评价。它不仅继承了宋代和唐代的建筑艺术传统,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后世不可复制的艺术瑰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壁矶石坊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颂扬。

收录诗词(1)

陈汝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弥留犹抗疏,诵教战理财数语,可纪御屏,果他年朝野推行,含笑九原方目瞑;

持世有斯文,幸尊经广雅诸贤,能延薪火,愿此后湖堂正学,嗣音三楚答心期。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继中兴名佐,独有千秋,自是我朝真宰相;

合天下学人,同声一哭,岂徒垂老小门生。

形式: 对联

贺张百熙60寿联

泉府度支,人称杜库;石渠述作,天锡彭年。

形式: 对联

挽袁昶联

从朱云地下游,大计则犯难以争,三疏先曾拼一死;

记于公梦中语,今日竟成名以去,孤忠应自鉴千秋。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