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皇按乐图

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题明皇按乐图》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描绘了唐明皇李隆基前往蜀地的情景,以及在途中梨园弟子停止演奏新曲的场景。通过“凝碧池头事”,诗人巧妙地引出了对乐工雷海清的怀念与感慨。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谁□銮舆向蜀行”一句,巧妙地留白,引人遐想,仿佛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道未解之谜,让人不禁思考銮舆为何会向蜀地行进。接着,“梨园弟子歇新声”描绘了梨园弟子们停止了演奏新曲的画面,暗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件发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及知凝碧池头事”一句,直接点明了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安史之乱后,唐明皇流亡至蜀地,途经凝碧池时,曾有乐工雷海清因思念故国而悲歌,这一幕成为了历史的永恒记忆。最后,“难得乐工雷海清”表达了对雷海清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坚守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郑思肖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忆梦哭歌

金轮王夭中天寿,赤龙夜哭玄蛇吼。

仙人不忍辞汉去,青山照水生愁丑。

虽贫亦有买醉资,甘美不入孤臣口。

死后骨消恨不消,岁岁暗逐春风上新柳。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元贼谋取日本二绝(其一)

涉险应难得命还,倭中风土素蛮顽。

纵饶航海数百万,不直龙王一怒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元贼谋取日本二绝(其二)

海外东夷数万程,无仇于鞑亦生嗔。

此番去者皆衔怨,试看他时秦灭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十三砺十首(其一)

我有一卷书,仗之以为命。

所言非奇辞,教人归于正。

昭昭灵台间,生死明于镜。

愿为大医王,普治众生病。

形式: 古风 押[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