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五首(其五)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

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

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

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

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词,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春日时节的哀愁与感慨。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凄美。

开篇“年华几许”,便点出了时间的流逝,紧接着“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之情。接着,“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客居异乡的孤独,寒食节的来临更添了几分哀愁。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一种凄冷与紧迫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匆匆与不可挽留。而“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则以温暖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寒冷。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几句,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热闹,与当前的冷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景,但“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则透露出身处异乡的伤感与对故乡的思念。最后,“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以景结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三首(其一)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二)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

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

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

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

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三)

如此长条,几度看他,缭云绾烟。

向平皋婀娜,半藏绣祺,回廊窈窕,斜嵌雕栏。

染得鹅黄,蘸些鸭绿,最爱惺忪澹沲天。

横塘外,听春游系马,嘶遍华鞯。

还思步屧悠然,须记取红桥雁齿边。

正轩窗四面,安排笔格,堤沙一道,检点芸编。

退食黄扉,从容花底,又见林梢月影鲜。

追随处,胜东山丝竹,谢传当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望江南五首(其一)

归去好,竹暗小堂东。

积润乍过梅子寸,醒松又起稻苗风。花放晚林红。

尘梦断,心与海鸥同。

短袂竹冠乔木下,窄衫草屦秘流中。人事不相通。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