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癯庵致糟蟹

秋入丹枫声怒号,吴儿得志飞轻舠。

纬以万竹澜寒涛,有法如兵勇于鏊。

彼蟹甚武殊驿骚,一霜二霜如此膏。

物生固忌风味高,最以风味无一逃。

葬之酒乡泣醨糟,一醉竟死俱陶陶。

了我一身凡几醪,死生大矣惟所遭。

饮中诸公人中豪,左手酒杯右手螯。

醉魂浩荡不可招,为君以酒博葡卜。

世间万事真牛毛,一醉一死俱蓬蒿。

恭惟不杀心忉忉,视民如蟹呜呼饕。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天来临,红枫叶发出愤怒的呼啸声,吴地的人们乘着小舟得意扬扬。
无数的竹子在寒涛中摇曳,犹如军队有序,他们在鏊石上勇敢作战。
那些螃蟹非常勇猛,却因季节变化而感到困扰,霜降后它们的膏脂丰富。
万物生存本就忌讳过于出众的味道,但没有一种能逃脱被品尝的命运。
它们被葬在美酒之乡,伴着淡薄的酒糟哭泣,一醉便死去,都沉醉其中。
我的一生中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饮酒,生死大事,全看命运如何安排。
酒中的朋友们都是人间豪杰,一手持酒杯,一手持蟹螯。
醉意浩渺无法召回,我以酒来占卜,为你们祈福。
世间的万事万物多如牛毛,一醉一死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深深敬佩您的仁慈之心,视百姓如同螃蟹般需要关爱,哎,真是个大胃王。

注释

丹枫:红枫。
吴儿:吴地的人。
轻舠:小舟。
纬:排列。
澜:波涛。
鏊:烙铁,这里比喻战场。
膏:膏脂。
风味:味道。
醨糟:淡酒和酒糟。
陶陶:沉醉的样子。
醪:酒。
诸公:各位朋友。
螯:蟹钳。
博:占卜。
蓬蒿:野草。
忉忉:悲痛、忧虑。
饕:贪食。

鉴赏

这首宋诗《答癯庵致糟蟹》是高似孙所作,通过对秋天丹枫与吴地轻舟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氛围。诗人以蟹为喻,描述蟹虽勇猛却难免霜冻的命运,暗示人生亦有高低起伏。他感慨物各有其命,即使是美味的糟蟹,最终也要面对消亡。诗人将自己沉醉于酒乡,认为生死皆由际遇决定,而饮酒的豪客们则以酒为媒介,寄托情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不杀生的敬畏和对百姓命运的忧虑,感叹世事如草木般微不足道,一醉一死都显得平凡。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

收录诗词(188)

高似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 字:续古
  • 号:疏寮
  • 生卒年:1158—1231

相关古诗词

简石桥僧璧晖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

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

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嶀台神弦曲(其一)

迅双桨兮刊中流,风与力兮帆无留。

瞥逝鸿兮呵慵虬,芷泣香兮木鸣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剪字兮旌柔柔。

朝阳澨兮夕阴洲,月不动兮雪霜浮。

期灵君兮一徕游,虚谷应兮寒飕飕。

酒可醺兮蘋可羞,灵不鄙兮摅吾愁。

形式: 押[尤]韵

蔡山渡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水长浸篱根。

鲚鱼一尺枇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誓蟹羹

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能支略放行。

但是草泥行郭索,莫愁豕腹胀膨亨。

酒今到此都空了,诗亦随渠太瘦生。

吏部一生豪到底,此时得意孰为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