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洪浩父所作的《寄子》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与关怀。诗中以“太学何蕃且一归”开篇,借用了古代学子求学的故事,表达了对儿子学业有成、归家团聚的期待。接着,“十年甘旨误庭闱”一句,道出了长时间分离对家庭的亏欠,流露出深深的愧疚之情。
“休辞客路三千远”,诗人劝慰儿子不必因路途遥远而退缩,体现了对儿子独立面对困难的鼓励和支持。“须念人生七十稀”,则提醒儿子珍惜时光,体悟生命的宝贵,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和期望。
“腰下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这两句运用了典故,苏子印是古代著名的孝子,老莱衣则是孝顺父母的象征。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然无法亲自陪伴在儿子身边,但内心充满对儿子孝行的期待和自豪。最后,“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诗人希望儿子能尽快回家,以免让年迈的双亲担忧,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父母健康的深深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远方儿子的牵挂,也有对家庭和谐的向往,体现了浓厚的家庭观念和孝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