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向晚西园饮乍阑,山公酩酊上轻鞍。
东方千骑随车出,南国佳人夹路看。
纵目渐迷山色远,回头犹忆水声寒。
归来未放宾游散,更赋新题刻烛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西园饮宴后醉酒乘马回家的场景。开篇“向晚西园饮乍阑,山公酩酊上轻鞍”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的意境和主人公的情态。这里的“向晚”指日落时分,“西园”是宴会举行的地点,“饮乍阑”则暗示了一场酒宴的热闹与豪迈。而“山公酩酊上轻鞍”,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醉酒后优雅登上马背的情景,既表现了主人公的不羁放纵,也映射出其高洁脱俗的性格。
接着,“东方千骑随车出,南国佳人夹路看”两句,以壮观的场面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这里的“东方千骑”可能是指朝廷或权贵的仪仗队伍,而“南国佳人夹路看”,则描绘了一幅美丽女子沿途观望的生动画面。这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为下文的情感展开做了铺垫。
“纵目渐迷山色远,回头犹忆水声寒”两句,则转而深化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绘。这里“纵目渐迷山色远”,表达了醉酒中的人物对周围环境感知的逐渐模糊和距离感的加深。而“回头犹忆水声寒”则透露出了诗人在醉意朦胧之际,对某种情感或景色的依恋,这里的“水声寒”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自然环境或者情感寄托。
最后,“归来未放宾游散,更赋新题刻烛观”,则展现了诗人回家后仍旧沉浸在宴会的余韵之中,未能完全释放宾客游散的情怀。同时,他还不忘“更赋新题”继续文学创作,“刻烛观”则是表现其专注与投入。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酒宴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场酒宴后醉归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豪放不羁与文艺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情趣。
不详
积水照层峰,登临谁与同。
望来生羽翼,醉欲上烟空。
细细湿花雨,疏疏开袖风。
新安江上景,尽属此楼中。
纤纤初日射西楼,楼上帘旌卷绣钩。
数襞断云秦望晓,一声寒雁鉴湖秋。
烟波憔悴西施国,风月飘零范蠡舟。
莫向登临动怀古,有情多为等闲愁。
叠岫敛馀霞,轻舠簇远沙。
斜阳媚城郭,细柳杂汀花。
两两联归骑,萧萧起暮鸦。
谁知故园兴,闲在使君家。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
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
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
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