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黄梦熊》由明代诗人史鉴所作,表达了对逝者黄梦熊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黄梦熊生前的生活场景和成就,以及其去世后的影响,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精神价值。
首句“湖山嘉遁谢尘缨”,以“湖山”象征黄梦熊远离尘嚣,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境界。“嘉遁”意为美好的隐逸生活,“谢尘缨”则暗示他放弃了世俗的束缚与纷扰,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与超脱的生活方式。
接着,“才入中年命忽倾”一句,透露出黄梦熊英年早逝的悲剧性命运,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惋惜之情。
“旧宅一区犹令子,遗文千首付诸生”两句,既描述了黄梦熊留下的物质遗产(旧宅)及其对子女的影响,又强调了他的精神财富(遗文)对后世学人的启迪作用。这不仅体现了黄梦熊在学术上的贡献,也彰显了其作为师长的影响力。
“诗名到处人争诵,墓上逢春草又萌”描绘了黄梦熊作品广受赞誉的情景,以及其逝世后墓地春草重生的自然景象,以此象征其精神永存,影响深远。
最后,“后死从来未相识,闻风也自不胜情”表达了即使未曾谋面,后人也因听说黄梦熊的事迹而深感哀痛,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黄梦熊生平事迹的简述,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传递了对人生价值与追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