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题徐令壁

白云苍梧来,氛氲万里色。

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白云从苍梧飘来,弥漫出无边的色彩。
听说你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栖息在神圣的灵台之旁。

注释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彩,象征高洁或远方的信息。
苍梧:古代神话中的山名,这里可能象征遥远的地方。
氛氲:形容云气弥漫的样子。
太平世:指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
栖泊:停留、歇息,这里指居住。
灵台:古人认为心为灵台,这里可能指精神寄托或圣洁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色,开篇“白云苍梧来”写出了远方白云连绵而来,如同苍老的梧桐树一般,气势非凡。紧接着,“氛氲万里色”则形容了这云彩所笼罩的一切,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中的“闻君太平世”透露出一股对和平盛世的向往与期待,"栖泊灵台侧"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样一个理想世界里停留下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这里的“灵台”,通常指的是高洁的地方,比喻心灵所向往的净土。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辽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和追求。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思。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形式: 古风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

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荆玉篇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

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君为幕中士,畴昔好言兵。

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

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

宁知玉门道,翻作陇西行。

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

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

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