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

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

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白云失处所,梦想暧容光。

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

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

晤言既已失,感叹情何一。

始忆携手期,云台与峨眉。

达兼济天下,穷独善其时。

诸君推管乐,之子慕巢夷。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铭鼎功未立,山林事亦微。

抚孤一流恸,怀旧日暌违。

卢子尚高节,终南卧松雪。

宋侯逢圣君,骖驭游青云。

而我独蹭蹬,语默道犹屯。

征戍在辽阳,蹉跎草再黄。

丹丘恨不及,白露已苍苍。

远闻山阳赋,感涕下沾裳。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雨后,眺望嵩山,半山腰白云缭绕。
云雾弥漫,山色翠绿,仿佛昔日赢政台的曲折景色。
老朋友曾向往的事物,如幽静的琴声,如今只剩断断续续的记忆。
世事无常,连人与琴的和谐都已消逝。
白云飘渺,寻觅不得,只能在梦中重温往昔的容光。
过去怀疑是因儒家和道家的冲突阻碍了前程。
当初许下的隐居报国之愿,如今却依然迷茫。
曾经的交谈已成过往,感慨之情难以言表。
想起当初约定共游云台和峨眉山的时光。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兼济天下或独善其身。
朋友们推崇管仲乐毅,你却仰慕巢父夷父的隐逸生活。
无奈百姓期待落空,最终只被小小的官职所欺骗。
功名未立,归隐之事也变得微不足道。
抚今追昔,心中悲痛,与旧友久别重逢遥不可及。
卢子坚守高尚节操,隐居终南山,雪松相伴。
宋侯遇到圣明君主,一同遨游于青云之上。
而我却困顿不前,言语行动仍受道义困扰。
征战辽阳,岁月蹉跎,草木又黄了一次。
遗憾未能及时归隐,白露已苍茫。
听到山阳的诗赋,不禁泪湿衣裳。

注释

晓霁:清晨雨后天晴。
嵩丘:嵩山。
氛氲:云雾弥漫。
嬴台:秦始皇的平台。
幽琴:幽静的琴声。
儒道:儒家和道家。
黄绶:低级官职的象征。
卢子:卢姓的朋友。
终南:终南山。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名为《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篇“晓霁望嵩丘,白云半岩足”,景象鲜明,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画卷。接着“氛氲涵翠微,宛如嬴台曲”则更深入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在“故人昔所尚,幽琴歌断续”一句中,诗人通过提及旧友的琴声,传递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则表达了面对世事变迁和朋友离散的无奈与哀伤。

诗中还有一段“畴昔疑缘业,儒道两相妨。前期许幽报,迨此尚茫茫”,透露出诗人对于命运和个人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未知的迷茫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通过一系列的自然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理想和生命无常的复杂情感,是一篇富含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

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

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

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

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

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荆玉篇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

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

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

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己

孟秋首归路,仲月旅边亭。

闻道兰山战,相邀在井陉。

屡斗关月满,三捷虏云平。

汉军追北地,胡骑走南庭。

君为幕中士,畴昔好言兵。

白虎锋应出,青龙阵几成。

披图见丞相,按节入咸京。

宁知玉门道,翻作陇西行。

北海朱旄落,东归白露生。

纵横未得意,寂寞寡相迎。

负剑空叹息,苍茫登古城。

形式: 排律

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

大君忘自我,应运居紫宸。

揖让期明辟,讴歌且顺人。

轩宫帝图盛,皇极礼容申。

南面朝万国,东堂会百神。

云陛旂常满,天庭玉帛陈。

钟石和睿思,雷雨被深仁。

承平信娱乐,王业本艰辛。

愿罢瑶池宴,来观农扈春。

卑宫昭夏德,尊老睦尧亲。

微臣敢拜手,歌舞颂维新。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