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杖赞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于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涪翁昼寝,苍龙挂壁。涪翁履危,心如铁石。

穷山独行,解两虎争。

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坚守节操而不受伤害,私下里把自己比作长寿的彭耽。
虽然曲折但有正直的本性,能在风雪中独自屹立。
伯夷吃野菜保持清高,陈仲因吃李子而消瘦。
涪翁白天小憩,如同苍龙悬挂在墙壁上。他的心境坚定如铁石。
在荒山中独自前行,调解了两只老虎的争斗。
他始终不让卞庄有机可乘,让年轻人因此成名。

注释

厉廉隅:坚守节操。
而不刿:不受伤害。
彭耽:古代长寿的人。
屈曲:曲折。
直体:正直的本性。
食薇:吃野菜。
清:清高。
陈仲:古人名。
咽李:吃李子。
涪翁:人名。
苍龙挂壁:形容小憩时的静止姿态。
履危:处境危险。
心如铁石:心境坚定。
穷山:荒山。
解两虎争:调解争斗。
卞庄:典故中的勇士。
乘间:趁机。
孺子:年轻人。
成名:出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筇竹杖赞》,通过对筇竹杖的描绘,赞美其坚韧与品格。"厉廉隅而不刿",意指竹杖虽边缘锐利但不伤人,象征着其品性刚正但不伤及无辜。"屈曲而有直体",描述竹杖虽曲折但保持正直,能在风雪中屹立不倒,寓意坚韧不屈的精神。接下来引用伯夷和陈仲的典故,进一步强调竹杖主人的清高和节俭。"涪翁昼寝,苍龙挂壁",以涪翁的休息状态和竹杖悬挂的形象,展示主人的闲适与竹杖的陪伴作用。

"涪翁履危,心如铁石",表明主人在困境中依然坚定,内心如铁石般坚硬。"穷山独行,解两虎争",则展现了竹杖在艰难环境中的实用价值,能够化解危机。最后两句,"终不使卞庄乘间,而孺子成名",以历史典故暗示主人不会坐视他人渔利,而是坚守原则,让后人铭记其美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竹杖这一物象,寓言了主人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具有深刻的道德寓意。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筇竹颂

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于䍧牱。

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

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

郭子遗我,扶余涧阿。

坐则倚胡床棐几,行则随青笠绿蓑。

吾衰也久矣,视尔畏友。

予琢予磨,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则涪皤不负筇竹。

危而不扶,颠而不持,惟筇竹之负涪皤。

形式: 古风

维摩诘画赞(其一)

维摩无病自灼灸,不二门开休闯首。

文殊赞叹辜负人,不如赵州放笤帚。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翌日阻雨次前韵

愁云垂垂雨淫淫,野馆重赋思归吟。

老农那问客心苦,但喜粟粒如黄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其二)

韭黄照春盘,菰白媚秋菜。

惟此苍竹苗,市上三时卖。

江南家家竹,剪伐谁主宰。

半以苦见疏,不言甘易坏。

葛陂雕龙睡,未索儿孙债。

獭胆能分杯,虎魄妙拾芥。

此物于食殽,如客得傧介。

思入帝鼎烹,忍遭饥涎嘬。

懒林供翰墨,砧杵风号噫。

每下叹枯株,焚如落樵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