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即事》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以时间流转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学问与政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积日以为月,积月以为岁”描绘了时间累积的过程,从每日的积累到月的累积,再到年岁的累积,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接下来,“积岁以为纪,积纪以为世”,进一步阐述时间的累积形成了历史的纪年,进而构成了世代更迭的背景。
“来者虽可期,去者不可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追忆之间的矛盾,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有限性。紧接着,“一日复一日,岁月如斯逝”强调了时间的持续流动,如同江河东流,无法阻挡。
“所以古贤者,不敢安玩愒”则引出了古代圣贤之所以能有所成就的原因,即他们不敢懈怠,时刻保持警醒。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精神的崇敬,同时也暗含了对自己在学问和政事上追求卓越的期望。
“为学戒一篑,为政期两济”表明了诗人对于学问和政治的追求态度,即在学习上要持之以恒,不因小成而满足;在施政上要力求平衡,兼顾各方利益。这两句话体现了儒家治学和治国的理念,强调了持续努力和全面考虑的重要性。
最后,“而我竟何成,思之每深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和自省,虽然在学问和政事上有一定的追求,但是否真正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感。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一位帝王,不仅关注国家治理,也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即事》这首诗通过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哲理,展现了乾隆皇帝对时间、学问、政事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深邃思想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