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仲由行行终身诵,师也堂堂带上书。
五柳却能知此意,无弦琴上赋归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瓘的《了斋自警六首(其五)》。诗中,诗人以仲由(孔子弟子,字子路)的形象开篇,提到他一生都践行着孔子的教诲,师道尊严体现在他的行为上,带着书本,不断学习。接着,诗人将孔子的智慧与陶渊明(五柳先生)联系起来,暗示陶渊明虽身处田园,却深解孔子之道,能在无弦琴上弹奏出“归去来兮”的意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儒家精神的敬仰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手在何忧弓力强,巧穷那得必穿杨。
太和有味人人饮,谁识醒时是醉乡。
过时不易始为难,执处那知是变迁。
度尽千山无鸟迹,不劳传语报平安。
文书难写伏羲书,字外成篇始见渠。
赐也能分可不可,一瓢居士只如愚。
本无一字尧夫易,八十一篇扬子玄。
今古是非那复辨,仲尼尤不废韦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