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沧桑的古祠画面。首句“玉芝不见草萧萧”,以草木的凋零暗示祠堂的荒凉,"玉芝"可能象征着祠中供奉的神灵或仙人已不在。接下来,“古柏阴廊昼寂寥”进一步渲染了祠内的寂静,古柏的苍劲与廊下的幽暗形成对比,白天也显得空旷无人。
“琳馆废来馀福地”表达了祠堂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一片福地之名,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名碑留在记前朝”则点出祠堂的历史价值,那些记载过往的石碑见证了时代的痕迹。
“碧梧树老鸾飞远,华表天空鹤去遥”通过描绘老梧桐和飞翔的鸾鸟、消失的仙鹤,寓言祠堂的空荡和仙踪难觅,增添了神秘感。最后,“惟有迎仙桥上月,夜深还自照吹箫”以月光洒在迎仙桥上,深夜仍有箫声回荡,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悠远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祠堂的故事和传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芝祠的变迁和历史沉淀,借景抒怀,寓言深远,展现了宋人对古代遗迹的感慨与敬仰。